A nuclear three areas一核三区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一核三区

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于201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,是合肥市发展空港经济,优化空间布局,加快产城融合的战略支点,也是合肥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下“一核三区”之一。 示范区坐落于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(北区),紧邻新桥国际机场。示范区远景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,其中启动区7.5平方公里,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为:一个临空高端商务休闲中心,航空物流加工产业园和临空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园两个特色园区,空港新市镇发展区、门户发展区和临空产业园配套居住服务区等三个配套服务区。 空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,具有空地一体的便捷交通优势、门类齐全的口岸集聚优势。空港进境水果、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已运行,食用水生动物、药品口岸启动申报建设。空港保税物流中心(B型)获批建设,2017年建成验收运行。新桥机场D类、E类两个专用货机坪、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成运行。 未来,示范区将依托机场口岸优势和物流产业优势,大力发展高端制造、航空关联和电商物流产业,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,形成“线上线下、天上地下”相融合的全产业链,成为合肥综试区重要的特色发展板块。

建设背景

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融合,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。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是经省政府批复设立的省级开发区,位于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,紧邻新桥国际机场。2016年1月6日,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合肥等12个城市设立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。2016年6月22日,海关总署等四部委同意设立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(B型)。根据合肥市委、市政府明确的“一核三区”布局方式,空港经济示范区是合肥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四大线下综合园区之一。

园区优势

空港经济示范区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。一是空地一体的便捷交通优势。已形成以机场为中心,环示范区的高速公路网,5小时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。新桥国际机场是安徽省唯一的4E级区域性枢纽机场,国家航空一类口岸,客货吞吐量占全省机场的85%。二是门类齐全的口岸集聚优势。空港进境水果、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已运行,食用水生动物、药品口岸正在建设申报,下步还将申报肉类、种苗等口岸。三是高效的通关优势。海关、国检设立了优质高效的办事机构,与长三角城市群建立了便捷的大通关协作机制。四是物流优势。新桥机场D类、E类两个专用货机坪、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投入运行,中外运空运、港中旅华贸、深圳启明星等物流、平台公司将进驻运营。

定位及规划

空港经济示范区的总体定位是,依托机场口岸优势和物流产业优势,大力发展高端制造、航空关联、电商物流和现代农业等产业,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,形成“线上线下、天上地下”相融合的全产业链,成为合肥综试区重要的特色发展板块。按照“一次规划、分步实施”的思路,空港经济示范区启动区规划面积7.5平方公里,当前主要利用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(B型),开展保税备货进口、直邮进口和一般贸易出口等业务。下一步,还将积极拓展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业务,打造集进口、出口于一体的综合园区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整合航空、高速公路的交通便利资源,努力建设“跨境电商现代物流中心”。